今天是父親節,分享一首路寒袖描寫其父的詩作,無論是像詩中這樣盡忠職守、為人群服務的父親,或是扛起家庭責任、愛護妻小的父親,父親節快樂。
感謝撥空的讀者,祝你們佳節愉快,正與家人團聚的話,享受也珍惜天倫之樂。
※
路寒袖〈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常常在夢中
我會突然驚覺
遠眺廣袤的原野
一列火車披著寒光
射向墨黑的鄉愁
我知道,父親
正在車頭
瞻望前方
護送每位旅客
駛過漫漫長夜
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按照時刻進出季節
按照時刻家門離回
他的心
繫在車頭
適合撞破黑夜
他的作為
一如鐵軌
平直剛硬
足以負荷全世界
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忠誠的聽憑上級指揮
熟悉各種號誌
觀察雲霧全神貫注
車輪彈奏鐵軌
敲出父親唯一會哼的配樂
山水追逐山水
是父親駕馭日子的流動背景
記得從前,父親常常
在家中播放這部單調的影片
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這是他最初與最後的職業
三十八年來
他開車
載給我們菲薄的歡悅
他開車
看遍了生命的繁花落葉
我們卑微的家譜
彷彿簡陋的月台
早已堆滿旅人的腳步
三十八年來
父親用青春磨亮了
全台灣的鐵軌
我們的家
總吊掛他火車的最後一節
無數個年節
餐桌上空的就是那一位
我知道,那時
父親正蹲坐台灣的某一站
獨對寒月,吃食著冰冷的便當
小時候
喜歡臥貼鐵軌
竊聽,父親
正在車頭
與同事談論的
我們的一切
三十八年來
家裡的任何悲喜
他統統留在車上
仔細反覆的溫習
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汽笛一鳴
無論酷陽或電雷
都得咬牙闖越
他深深了解
生活如果有什麼哲學
那就是鐵和鐵
生活如果曾經落淚
也要丟給車輪
讓它一滴一滴的輾碎
我有時從北到南,從南到北
搭乘火車沿線搜尋父親
獨自奔馳的歲月
鐵道上褐色的石塊
長堤般的羅列
莫非這些
盡是父親凝固的淚
偶爾火車交會
我多麼渴望在那電光石火中
跟父親扮演異地的相逢
常常在夢中
我會突然驚覺
望著熙攘的月台
父親的火車進站了
乘客紛紛下了車
而我的父親
瞻望前方
拖著三十八年的疲憊
準備開往生命的邊陲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路寒袖 創作
#伯納 手寫,粉專 伯納的字紙簍,Instagram:bernardwrites
※收錄於路寒袖詩集《#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元尊文化,1997年6月)
※小編 #李蕪 簡述
小編初次讀到這首詩,是在大學時期須文蔚教授現代詩創作的課程資料裡;課前預讀之時,便已頗受感動。
猶記得須老師在課堂上詢問我們哪幾句最有意境(之類的),剛好點中我,我原來想找「車輪彈奏鐵軌/敲出父親唯一會哼的配樂/山水追逐山水/是父親駕馭日子的流動背景」,但卻一時瞄不到在哪,於是就提「他的心/繫在車頭/適合撞破黑夜」很有力量,須老師課堂上提及的是前者。這次請伯納寫的幾句,則是適合當作全篇的簡單概括,詩中的「父親」那盡忠職守、奉獻半生的精神令人感動(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因此讓他無法常伴家人)。
2019年7月下旬時,須文蔚老師曾分享路寒袖在齊東詩舍現場親讀〈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的錄影,並以小文記之,其中提及:
「寒袖老師說:『這是父親過世後寫的作品,他並沒有聽過。』
路寒袖表示,父親一生只有一個職業,就是火車司機,也以在彰化段服務為榮,覺得彰化一切都好,包括彰化高中,都要比台中一中好,一定要他讀彰中。」
※在本篇留言處,附上須老師分享的網址;另感謝伯納手寫支援(提供伯納檔案時漏分一段,為小編之疏忽)。